中国上杭——教师进修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论坛
[听课心得]上杭县第一届城区美术学科观摩心得体会(珊瑚中小:黄丽英
发表日期:2016-03-31  [字体显示:  ]  [收藏]  [打印]  [关闭]

  上杭县第一届城区美术学科观摩心得体会

   珊瑚中心小学教师:黄丽英

  3月29日上午,我有幸参加了在上杭县第二实验小学进行的上杭县第一届城区美术学科观摩会。在这短短半天的时间里,我认真观摩了二位优秀教师的课,他们的课堂教学风格各有千秋,每一位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美术课堂教学,聆听不同年级的课,收获颇多,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题,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是主动地参与美术课堂,在动手过程中体验美术的乐趣。第二实验小学的傅华英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下册《繁华的大街》一课,整堂课下来给人一种酣畅淋漓,自然无比的感受。首先傅华英老师给人的印象是十分亲切和随和的,她与学生的互动中,首先让学生以游戏动作的活动,成功的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自然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课堂当中。傅老师在讲课中,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的距离可谓是近之又近,没有花架子,用具有亲和力的语言引导学生,开发学生思路,以便达到教学的目的。围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进行探究和研讨教学。准确把握教材,注入新理念,扎实的基本功,精炼的课堂语言,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成就了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实验学校的吴伟洪老师执教的使六年级下册《明暗与立体》一课,这堂课挺有难度的,但听完吴老师的课堂中觉得原来可以在重难点都突破的情况下,上的如此的轻松简单,通过这堂课的示范过程中,能看的出来吴老师是个专业功底挺扎实的教师,整个教学流程也很清晰。听完吴老师的这节课,我发现我要学的东西还真是多,教师要有一桶水,才给得发学生一杯水, 

     二、美术要贴近生活

  美术源自生活,又美化着生活,美术提高了人的审美能力,所以在美术中需要构建生活化的美术教学情景,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将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体会到美术就在自己身边。傅华英老师讲的《繁华的大街》就是将学生们最熟悉的学校门口的场景作为展示和示范的例子。以及在课堂还渗透安全教育知识,也很好的表现了我们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理论。吴老师以一张纸卷后的明暗导入,接着将实物球体打光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看,让学生更直观的认知以理解。

  三、有效的评价

  这次听课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首先老师们的评价都是客观公正的,不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教师的评价语言丰富,不再是单一的“你真棒”,“你真聪明”而是采用多元化评价,顾及到每位学生对美术的个性化理解,让学生在自我肯定中获取自信。正如新课标的核心理念说到: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及人格养成。作为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起到指引、提高的作用。

  通过观摩课,使自己的美术课有新的提高,更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该懂得如何挖掘造型中外在美以及内在美,并将之融入到课堂教学里,使充满美感的视觉形象与洋溢着美感的课堂教学艺术浑然一体,让学生醉心于美的殿堂。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创意能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出示大量的实用标志,让学生从实例中欣赏学习,教法形象生动,使整节课的课堂氛围浓厚,课堂环节要紧凑、严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设计理念,提高形象的审美创造力。在展示中体现美术价值,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只有转变观念,扬长避短,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责编:傅华英]

 【收藏】 【打印】 【关闭
“中国·上杭”网站群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