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杭——教师进修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进校处室 > 高中教研室 > 高中语文
2016省质检优秀作文范例(二)
发表日期:2016-02-02  [字体显示:  ]  [收藏]  [打印]  [关闭]
2016年福建省高中语文质检名校优秀作文范例(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传家宝。小张说,他家的传家宝是一个青花罐,有年头有故事。小杜说,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小程说,她家把“忠厚传家久,读书继世长”的祖训当作传家宝。

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传承精神方为传家宝》

作者:陈至桐   学校:福州三中

三人议传家宝,前两人推出祖传青花罐与祖辈勋章,后一人则背其祖训。在我看来,罐与勋章一个代表财富,一个代表荣耀,虽足够美好,但与祖训相比,逊色许多。为何?祖训祖训,即为先祖的训诫,即为先祖要求后辈传承的精神。在我看来财富与荣耀虽好,却不及传承精神。传承精神方为传家宝。

小程的祖辈希望其“忠厚”、“腹中有诗书”,这般美好的精神在今日却鲜少有人去继承。从青岛的“天价虾”到地铁的“凤爪女”,前者痛宰客人,后者读的书、学的琴都和凤爪一般被吐得干干净净。不仅这般,“熊孩子”们早将孔子所敦之“礼”撕得一干二净;层出不穷的手机电信诈骗使得人心真如“无輗大车”与“无軏小车”一般“何以行之哉”!

这如祖训一般的精神传承无人理会,不禁令人扼腕叹息:何以至此?呜呼哀哉!

从前两者的“传家宝”不难看出些许端倪。古罐代表财富,是物质,勋章代表荣耀,可以带来财富,亦是物质,两者实为一类。而代表着精神传承的祖训带来眼前财富的可能性较之前两者便小了。于是问题一目了然。

我们都爱“物质”。于是这不难解释为何有许多人视遵祖训“忠义”守墓三百余年的佘家人为“怪物”,不难解释其朋友劝当代佘家人借守墓人名号牟取利益为正常,我们习惯性地视“物质”、实际利益为生命之重,因而越来越多的人与美德的传承、精神的传承背道而驰。

这种可怕的习惯或许源自于精神传承的“功利化”。《论语》何时沦落为除了应付考试之外现代学生碰都不碰的“妖魔鬼怪”了呢?“孝道”何时成为孩子给父母洗脚就可完成的形式了呢?而其他的精神传承如“恭谦礼让”“诚实有信”什么时候又成为了一个随处可贴的标语了呢?当初被古人们捧在手,咏在心的传家宝们沦落得功利化,当我们强行在无形的精神财富中挖掘其片面的物质利益时,传家宝零落泥淖便不禁令人反思了。

是的,我们是时候重新将这些奉为传家宝了。新闻单位及政府部门应一马当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大力宣传这些精神与美德。同时软硬兼施坚决打压有悖于这些美德精神的社会现象,或许我们能一步一步重拾它们,进而达到奉其为传家宝的目的。

财富荣耀与精神皆美,我取精神为重。我不必如张晓风般拥有“更好的理由”后再去拥抱这个世界。奉优秀的精神传承为传家宝,倘若人人都如此,那么世界自会对我张开双臂——只因这已是那个更好的世界。

教师点评

陈原:这道作文题目的任务要求是“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所谓思考,即表现出对你所认同的传家宝的价值的分析;所谓权衡,即对材料中出现的几种传家宝进行比较,分析其区别;所谓选择,即对材料中的三者摆明你取舍的态度。这篇文章开篇即通过分析“祖训”的本质是一种“精神传承”明确表明了态度。继而作者通过当前社会道德乱象的举例说明“精神传承”在当下的缺失及其原因。在对原因的分析中,作者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有自己的见地。最后,作者指明要重视精神传承,社会应该作何努力,有具体的角度与方法。文章层层深入,有强烈的时代感,也完成了题目既定的任务。

 

22.    《以祖训为诫,以精神为宝》

 

作者:陈梓滢   学校:泉州五中

2.青花瓷罐,藏着岁月的故事;几枚勋章,映着老一辈的荣耀;一句祖训,却饱含世世代代的智慧精神,诚无价之传家宝。

央视热播节目《客从何处来》引发了一波“寻根”热,明星学者们回到故土探寻家庭历史,或收获祖先遗物,或重拾难忘记忆,但在追根溯源中令他们沉思热泪的,却是祖辈在特殊年代里的可贵精神及高尚作为。这种超脱于物质形式之外的“传家宝”虽没有能够让儿孙一夜致富,风华荣耀,却可以时刻警醒、勉励、鼓舞后代不断拼搏,有所作为。心口相传的字字臻言中,蕴含的精神力量实凌驾于一卷帛书、一尊珍品、一代荣誉。

汤一介大师一生恪守祖辈“厚思笃行”之教导,终成一代国学泰斗;龚自珍以生前身后之清名践行祖辈为国效力的忠告;岳飞刺在皮肉之上的“精忠报国”更是浓缩了来自先辈的殷切期望——或许将伟人的成功与祖训直接划上等号有失偏颇,但不否认的是祖训对于成功者的劝诫、规善作用之重。作者三毛曾言:“一个人必须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都是流浪。”这样的理由或许是为之奋斗的梦想,或许是恪守一生的信仰教条,但更直观地看,这样一个“栖息地”何尝不包括祖辈的精神宝地、智慧殿堂?耳濡目染中,恐怕真正陪伴一生并亲口传递的,是那些流传了数年并不断发酵醇厚的字字千金。

黑格尔曾遗憾道:“人类以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此言虽有些危言耸听,但在历朝更迭、历史流变中确实得到印证。无论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或是乐不思蜀的刘禅,暴戾成性的商纣,其皆未能参透祖辈之遗留的治国良方,因而只在历史上留下一个仓皇的而遗憾的背影。而将目光从王室贵族放至寻常百姓,这样的传家宝少了前朝的失民心之遗恨而多了的可能是自身未能践行的悔意及对后人愈发恳切的规劝。猖狂的阮籍为自己一生穷途而哭悔恨,因而告诫后人踏实为人、淡泊功名;台湾著名艺术家李国修则在看尽业内乱象后教导子女:“一生做好一件大事,就算功德圆满。”如此看来,金玉良言中除却激励,更多了一份对人生智慧的指摘,对子辈的良苦用心。

西塞罗曾言:“我欣喜于青年人有老人的智慧,老人有青年人的智慧。”如此跨越年龄,甚至跨越世际的精神对话、智慧交流,或许便可通过“祖训”传达。一如霍金所言,这是一个众生喧哗的年代,能否在攘攘世风中有所坚守、有所笃行,则在于青年一代能否谛听历史遗训,将岁月研磨过的智慧结晶加以汲取、重新发展。

祖传财宝,祖辈荣誉固不可弃,但谨愿恪守无价祖训,珍视隽永精神财富。

教师点评

杜海智:本文能紧扣命题,切合题意的要求,综合思考,权衡比较,理智选择,观点鲜明,能在强调自己所持志观的同时,辩证地对待他说,体现了很好的思辨性。在文章的就事说理,就事议事的论述过程中,能适当地展开类比联想,进行相关与“传家宝”的价值延伸,有一定的深度,入情入理!

 

3       《诫之无形,然其无价》

作者:林方歆   学校:漳州一中

3.传家宝是祖辈灵魂的希冀的寄托更是传承,它可能是小 家的青花罐。抑或小杜爷爷所留下的勋章。然后在我看来,更具价值的则是小程家代代相传的祖训。青花罐固然是极品,勋章也不乏其价值,然而器物终有一日全隐于无形,荣耀总会成为云烟,唯有祖训方为长远。

祖训是历经光阴涤荡,千锤百炼而成的箴言,它非器物,更非制度,而是以家族血缘为脉络流传下的独特的文化心理。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自古以宗族的血缘为重,因此由老一辈人所传递下的告诫就显得尤为重要,并具有威慑力。它作为一个家族思想形成的支柱与基础见证一代代的成长守卫着他们的是非观与价值观。

在如今日益浮躁的社会中,“祖训”的作用与存在后也许就显得愈发重要了。小程家训“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或许可以告诉我们点什么。在当下快速急迫地推着我们前进的时代洪流中,人们工于心计,终日奔波“忠厚”、“诗书”之类沉稳而饱含古典气息的品质已日渐被冲刷殆尽。此时,小程的祖训无疑正如一颗根系深厚的古树,为这一家人紧紧抓住这些美好的品德资源,以其滋养下一代。

兴许并非所有的家族都有这样成句成段的告诫,但却总会有类似于祖训这样的精神话语约束我们的言行。我无论如何无法想象,失去祖训,一个家族会倾堕至何地步。俗话说:“没规矩不成方圆”,于小程而言,“忠厚”、“诗书”便是其先辈对小程定下的必定的规矩,否则便是“不肖”,有了这样的约束力,小程不忠厚,不屑诗书的几率也就大大降低了。

不但对于个人与家族,对于社会与国家,祖训的存在更是不可或缺。对于小程家,祖辈的期望是“忠厚”与“诗书”,而对于其他家族,其祖训自然就是名外的一些品德了,“国家”由各家族组成,而每个家族所沉淀下的不同思想品德结晶就形成了对于社会风气、舆论体系的约束,使人们明辨是非,明白什么可做,什么不该做。

倘若毫无诫训,这个世界会成为什么样?人们蛮不讲理,品德缺失。兴许你会问,法律不是存在吗?反而法律却是道德的最低底线,若无祖训,只讲法律,世界不免过于机械而毫而人情。平素而言的高尚品德只怕在那样贫瘠的环境中也毫无可生发之地罢。

小程的祖训寄托,其先辈对她性格人品应守“忠厚”并且应常理“诗书”的期盼,而在我们身上,也各自流淌着我们祖辈的鲜血,身心烙印着祖辈珍贵的诫训。

教师点评

毛华明:传家宝的有形无形,本无高下之分,于人于己都可谓有价值、有所依托。本文立足于民族文化心理的思考,在权衡、辨别中选取“无形”之宝——祖训立意。从祖训形成之缘起与民族文化背景层面加以追述,肯定由宗族血缘所建构的文化心理会直接影响到一代代人的是非观与价值观,并以小程为例阐述:有此祖训指约束,日后“不忠厚、不屑诗书”的几率会大大降低。文章不仅思及此层面,更能够拓展到对社会、国家思想文化沉淀的思考,乃至在法与德之间辩证分析家训的传承意义。全文层层深入,使“祖训”这一传家宝的“软文化”价值跃然言表,可谓入情入理。

 

4       《祖训传家,善哉!》

作者:翁华莹   学校:莆田一中

4.作为传家宝的青花罐,承载了家族的悠久历史和如烟往事;作为传家宝的勋章,见证着族人辉煌的人生经历和家族荣耀。而以“忠厚”、“诗书”的祖训为传家宝,似乎没有实体和利益层面的价值,实则最珍贵不过。

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祖训作为传家宝,传承的其实是先辈对后人的谆谆教导和美好期望。“忠厚”是待人接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美德之一,忠恕宽厚待人,是先祖对后人为人立业的要求;“诗书”则蕴含了文化、知识以及儒雅谦逊的气质。将人生之中最美好的两种元素写入古训代代相传,先人的良苦用心也就可见一斑了。

而“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祖训最为珍贵的地方,无疑在于它对身处当下“物化”社会的后人的“疗效”。这一“传家宝”要求主人将忠厚的美德、对诗书的珍爱传承至今。反观当下,在普遍讲究投入产出比、效率至上收益至上的“高速社会”中,能够重拾诗书,细品其中的古训、滋润了自己的灵魂的人能有几何?在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当今世界,能够卸下名利似的枷锁,反省自己是否满足忠厚要求的人,能有几何?以青花瓷、勋章为传家宝,传达了多少带有名利成分的先人遗产,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比不上这一句祖训的真正价值。

以青花罐为传家宝,从现实价值来说无疑是一笔无价的财富;以勋章为传家宝,珍视的则是那一份荣耀,它们所体现的正是当今社会风行的重“实”物而轻“虚”物的理念,归根结底,即是对物质生活的重视而对精神生活的忽略。而这句视“忠厚”和“诗书”为传家之宝的祖训,就反其道而行之,对后人的要求和期望集中于精神层面。重在丰富人的学识、陶冶人的情操,升华人的心灵。当我们成为了一个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做事勤恳的人,又何患没有立身之本和物质上的收益。

央视曾经做过一个“你的家风是什么”基层调查,其关注点与这条良苦用心的家训可谓殊途同归,无不是希望人们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更进一层,提升自己的精神之美,心灵之美,无不是呼吁人们在现实利益与内在价值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以祖训为传家宝,让我们看到了流转“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希望,善哉!

 

5        《勋章背后的民族精神》

作者:刘杨   学校:龙岩一中

5.有的人喜欢价值连城的青花瓷罐,品味历史的辉煌,有的人偏爱诗书传家的祖训,体会先祖的智慧,而我,却钟意于那不起眼的几枚勋章,我想,那该是历史的见证。

诚然,勋章没有青花罐的夺目,也没有祖训的睿智,它们似乎并不起眼,甚至布满了灰尘,但当我们拿起这些勋章时,应当感受到的是历史的厚重和岁月的沧桑。

时光回到七十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时,无数平凡的人们用他们最简单的方式与侵略者作斗争,保卫自己的家园。在外敌面前,他们放下了偏见与仇恨,同仇敌忾,共赴国难。这种情感,可以超越党派,语言甚至是肤色。那些气壮山河的的歌声下,隐藏的是一个个不羁的灵魂和自由的心。那勋章的背后,是无数虽然倒下却依旧高大伟岸的身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伴随着这略带湖南腔的浑厚声音,一个民族从此独立,开始走向振兴。新中国百废待兴,于是刚刚经历战火的人民又一次满怀豪情地投入对国家的建设之中。从王进喜到雷锋,从焦裕禄到孔繁森,无数平凡的人们身体力行地做着不平凡的事情。那勋章背后,是对辛劳的肯定,也是对平凡英雄的敬意。

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不仅留下了璀璨的青花古罐、耕读传家的古训箴言,更重要的是,她还留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然民族之精神,必将继续支持着中华民族奋勇前行,愈挫弥坚。品味那几枚勋章,我们看到的,有不屈的意志,有坚定的理想,还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勋章捧在手心,我们感受到的,是民族精神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说:“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几枚小小的勋章,对如今的我们依然有着宝贵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我们应当思考,在如今的新环境之中,应该如何来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思考在具体的实践中,有哪些我们所能做的事情。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以实际行动践行民族精神;其次,我们要给他人以积极影响,鼓励他人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再者,我们要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往事之所以回忆,是因为有见证;英雄之所以不朽,是因为有记忆。勋章记载的不仅是过去的荣誉,还有对未来的憧憬。勋章承载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也必将激励我们不畏艰险,奋勇前行!

教师点评

陈晖:本文开篇即在比较中权衡,在明确自己选择的同时也充分肯定了青花罐、祖训的价值。作者并没有把勋章等同于军功章,而是认为勋章的拥有者可能是保家卫国的革命先辈,也可能是建设祖国的平凡英雄,从而把勋章和意志坚强、理想坚定、自强不息、追求美好的民族精神联系起来,大大拓展了勋章的精神内涵,也使文章的立意更加高远。文末作者紧扣时代主题,在现实的语境中思考了勋章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从微观到宏观提出了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的建议,结尾再次点题,激奋人心。文章观点鲜明,语言形象可感,文句生动典雅,层次清晰紧凑,是一篇不错的考场佳构。

 

6     《祖训传家,恒而无价》

学生:黄伟杰   学校:三明一中

6.小张的传家宝是青花罐,小杜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而小程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祖训奉为了传家宝。

我认为小程的“传家宝”最有人文情怀,深具前瞻性,是最有价值的。

我们先谈谈“忠厚传家久”。清朝大臣曾国藩在其家书中亦多次告诫子孙,人之一生务忠淳。诚然,忠厚这一美德可能无法创造短期效益,却树立、支撑得起整个家族的声誉风尚,一个有口皆碑的家族,才可能拥有长久的生命力,曾国藩家族得以如苍古大树,经历史而不衰,与此精神密不可分。

青花罐价格高昂,勋章记录着家族光耀,但唯此祖训,塑造了家族精神——忠厚务实的精神,才能真正为家族带来长久的安定和财富。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君子于世,与其机巧,不如厚笃。”正是深谙此理。只有良好的、厚淳的家风,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子孙步正轨,行正道,让家族兴旺起来。这半句“传家宝”才真是无价之宝!

同样地,“诗书继世长”揭示着人之在世,如何立身、立言、立行——读书。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在《颜氏族训》中鼓励颜氏子弟要时时读、世世读,告诉他们“黑发不如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道理。是的,人生而有惑,而书犹药也,善读可医愚。一个有文化的家族,留给子孙的是享不尽的精神宝藏,读书所以怡情,所以笃志,所以“修齐治平”。小程如铭记祖训,不忘“耕读传家”,必能扬家风,耀祖上。

从这两段话来看,小程的传家宝实质是“立德修身”,是先人对后代提出的做人准则,重在人文。似青花罐、勋章便代表了家族的物质、历史,更多寄寓在了物中,缺少了人文情怀,也不像祖训一样,能维系,贯穿起一个家族的精神脉搏。

古训之为传家宝,对家族的精神文明、家园的建设,起到了“砖头泥”的大作用。一句“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能穿越时空,带来世世代代奋斗后恍悟的声音。凡忠厚、长于诗书的家族,最终会在历史转折处,发时代之新声,感时代之洪流,成为先行者、先决者、先倡者。小程的祖训不仅可塑造一家,更会塑造起千千万万家,塑造起一个尚德尚文的大同社会,上升到国家民族层面时,它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一句祖训打造起家族的文明品牌,小程的传家宝自然最有价值。

教师点评

张德娇:文章开门见山旗帜鲜明亮出自己的观点——小程的传家宝最有价值。然后用原因分析法,在权衡比较中分析“为什么‘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句祖训最有价值”,而后用结果分析法分析“此祖训对家族成员的影响”,最后总结全文,重申自己的观点。文章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内容充实,是一篇典范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7       《祖训传家,精神无价》

作者:蒋璇   学校:福安一中

7.先人曾筚路蓝缕,不辞辛劳,开拓一片疆土令后辈追慕。精美青花,历经沧桑,诚可传家;光辉勋章,傲视一方,亦可传家。若论更有价值的传家宝,我心中则属意那历久弥新的祖训。

祖训虽短短数字,却将“忠厚”这一优秀传统美德与“诗书”这一高雅文化追求囊括其中,可谓凝聚古贤留下的精华与先辈殷切的期盼,物质的繁华终有褪色之日,而精神的永恒总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不断奋进,为海晏河清的盛世尽心尽力。

诚然,青花大罐见证朝代更迭,目睹代代兴亡,蕴含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光荣的勋章书写了家族的骄傲,使族人精神振奋,可这些毕竟只是一个层面的历史及个人的传奇,而祖训流传的则是先人智慧的凝聚,甚至传承的是薪尽火传的中华文明,更为可贵,也更为难得。

祖训传承着古代文化的精华,“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忠厚传家,诗书继世,是文明的延续与再造,使年轻一辈沐浴着圣人的光芒,如孟子般有“复活天地中浩然之气”的热忱,做一个正直而有精神追求的人。天行自健,春夏秋冬,而“己自强”的精神 便是给予后人的精神财富,也正是恪守忠厚礼义,饱读诗书,不断进取的意义所在。

在当今浮躁的社会,祖训更为其注入了一剂清醒的解药,让经典远离喧嚣,让家风代代相传,是国家大力倡导,社会共同关注的大事。朱德曾以俭朴传家,赢得众人相颂;包拯曾以廉明传家,风骨流传今世。注重祖训传承,注重家风建设,对当前所涌现的追名逐利、浮夸浪费的不良现象都具有重要教育意义,假使“勤读书、通古今、知四方”的遗训如晨钟暮鼓般回响耳畔,则“青岛天价大虾”的欺诈将动机不再,则以观“颜值”而断形象的风气也难有立锥之地。

以美德为祖训,以祖训为传家宝,应是受到众人拥护、称赞的举动。物欲流转瞬间即逝,而精神食粮的创造势在必行,因此,国家各部门单位应积极筹建祖训传承、家风建设的文化活动,鼓励每个家庭进行分享,讲述祖训的故事,让良好的家庭教育普及为社会创造良好的氛围。如此从道德上塑造优秀公民与法治相协调,跟对发挥“以德治国”起了重要作用。

祖训传家,不仅蕴涵着青花大罐的丰富内涵,兼具勋章的光荣骄傲,更是对文化的肯定、对精神的激励,可谓意蕴深刻,精神无价。

 

 【收藏】 【打印】 【关闭
“中国·上杭”网站群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