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杭——教师进修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进校处室 > 体卫艺教研室 > 教研活动
“体验教学”让音乐欣赏课精彩无限
发表日期:2016-01-28  [字体显示:  ]  [收藏]  [打印]  [关闭]

  

            “体验教学”让音乐欣赏课精彩无限 

                           湖洋中心小学 邱萍 

  音乐课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触动人心里的琴弦,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如何让农村孩子从原来意义上的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转变为欣赏音乐美、享受音乐美,在音乐课堂中受到美的熏陶,这一直是我多年来努力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在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以下几点就是我从教以来在不断的探索中总结的几点教学经验。 

  一、在体验中感知创新带来的音乐美感 

  体验教学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已有情绪情感、认识体验的唤起和激活,注重对学生的新情绪情感、新认识体验的积极构建,在实施的过程中力图做到不断丰富、深入、融合与升华学生的体验。而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一听即逝,因此,它又是时间性的表演艺术。音乐还是人们抒发情感、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就此,我根据课堂教学实践,从孩子们“体验”音乐入手,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进行了几点尝试。 

  对于小学生来说,创新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发现新事物,掌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以及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过去教学注重知识传播,采用灌输式教学,不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禁锢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探索与创新,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去勇于发现和探索,展开想象。欣赏歌曲《旋转的木马》、《陀螺》为例。这三首曲子主要是运用不同的器乐来演奏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游戏项目。我在上课时先和同学们谈论在课间或平时都玩哪些游戏,并让同学现场示范怎么玩,由此引入课题。引导他们在聆听音乐时观察这些乐器音色的搭配效果和有趣的变化发展,使他们积累起丰富的听觉经验,懂得怎样追寻音响的变化而体会音乐中的趣味和生命意味。在谈听后感时,不需要老师再想方设法的去启发,同学们畅所欲言的谈论自己的感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然后再回到音乐中与音乐相对照,感受音乐独特的表现力,鼓励学生将他们再听觉艺术中获得的感受,运用到音乐欣赏和实践中,对音乐的表现内容大胆的联想和想象,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深化音乐的审美体验。 

  音乐欣赏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活动,应当以聆听为主,结合其它音乐实践活动,如歌唱、演奏、律动、讨论、评价、创造性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塑造人格魅力。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人们文化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儿童的兴趣与动机,活动即实际参与体验。”所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通过亲身体验,去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是提高音乐课堂实效的关键。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有律动的天赋。这些平凡得令人视而不见的律动如果在欣赏课上稍加指导,孩子们就愉快地参与了,而且是全员参与。 

  二、在体验中感悟音乐走进生活的精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一个组织者和引路人,而不是一个好与坏、对与错的评判者,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爱好,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环境中学习。将学生巧妙的引向探索和发现,使学生敢说、敢想、敢创新。正如新大纲中指出:作为教师要能根据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为学生创设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教师可以借助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进行描述,便于在学生大脑里形成表象,有利于学生把这种音乐形象同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知进行联系和想像,去深刻地理解音乐,从而发挥教学语言的直观作用。例如在《白鸽》这首歌曲中,让学生围绕“每天早上是怎么醒来的” 话题先谈谈自己的生活体验,老师进一步设问“喜欢在大声叫喊中醒来还是喜欢在轻声细语的叫声中从睡梦中醒来”,由此引申到歌曲“咕咕咕咕”的处理,是大声唱还是轻声唱。把枯燥生硬的强弱变化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去体会歌曲带来的感受 

  三、在体验中感受融入参与情境的乐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问题发生兴趣,那么,他作出的努力将达到惊人的程度”。在《玩具进行曲》课堂教学中,我利用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老师讲完故事后,让学生分段聆听。并且带着问题去循序渐进的去感受音乐。(给每小段音乐加标题,玩具兵的队伍整齐吗?你从哪感受到的?第二段的音乐有变化吗?这段音乐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教学中,通过音乐丰富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同时也重视了学生对音乐的艺术实践。 

  音乐可以利用它不同的旋律,变换的节奏唤起听者记忆中的各种体验,触动人去回忆、联想和想象,起到引发和深化学生体验的作用,是体验教学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欣赏钢琴独奏《乒乓变奏曲》, 活泼欢快的主题很快让学生感受到乐曲变奏的魅力,为了让学生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更好地感知音乐的表现力,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律动来表现音乐。我让学生排成一条长龙,绕着教室一圈,边听音乐边做简单的律动,通过脚步的快慢和响声来表现音乐的强弱和快慢变化,对于表现力较强的孩子则单独表演,增加打乒乓球的动作来重复体验歌曲的主旋律。音乐的感染力通过律动更加有效地表现出来了,学生在“游玩”的状态下熟记了歌曲的主旋律。这就应验了奥尔夫的一条很重要的音乐理论,就是通过看似简单的节奏,而让孩子们学到美妙的音乐,塑造美好的心灵。学生参与了欣赏课教学,他们理解了音乐的意义,并在律动中陶冶了情操,这也就达到了欣赏的目的,即他们从音乐中获得了自我满足,自我发展。 

  总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既增强了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又培养良好的合作变化。让学生从音乐中引发的感悟变成一种现实中曾经体验到的视觉、触觉及精神上的感觉的综合体,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在音乐的海洋里徜徉。 

  (编辑  郭兆楠)

 【收藏】 【打印】 【关闭
“中国·上杭”网站群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