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杭——教师进修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进校处室 > 学前教研 > 教研活动
民间游戏《划竹排》案例
发表日期:2018-06-26  [字体显示:  ]  [收藏]  [打印]  [关闭]
 民间游戏《划竹排》案例

时间:20183月~20185              班级:大一班     教师:郭榕霞

游戏

来源

新学期开始了,孩子们在晨间谈话活动时互相交谈着寒假旅游的趣事。其中,孩子们对胡龙阳小朋友分享的他去南平武夷山划竹排的趣事和照片很感兴趣。以此为契机,我让孩子们自己设计在幼儿园玩竹排的玩法。孩子们发现内廷环形跑道像河,把它当河道,和保安叔叔一起制作竹排。在孩子设计玩法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幕后观察,没有介入。竹排做好后,游戏开始了。

预期

目标

1.学习划竹排的方法,根据信号齐心划,锻炼手脚肢体的力量及灵活性、协调性。

2. 体验传统游戏划竹排的乐趣,感受团结合作的力量。

3. 挑战自我,体验成功的快乐。

 

 

材料

投放

竹排两条、小木棍若干

游戏

玩法

幼儿分成两组有节奏的进行双手双脚摆动,哪组先到终点,哪组为胜

游戏推进 一 :

观察

分析

观察:游戏开始了,孩子们对新投放的“划竹排”游戏兴趣极高,很多小朋友纷纷跑来要求玩“划竹排”的游戏。我们分成两组,一组用拉绳,一组用推,两种方法让幼儿自由选择。只见邱鑫华选择了拉绳,李紫馨等四个小朋友在竹排上手持小木棍做划船的动作,锻炼上下肢力度。开始游戏时孩子们兴趣浓厚,在玩了十几分钟后,只见邱鑫华满脸通红,但一直坚持着拉竹排。我走过去仔细观察,原来坐在竹排上的四个小朋友虽然在不停的做划竹排的手臂动作,但由于竹排比较宽,所以划竹排的上肢力度没有发挥出来,只靠前面拉绳的邱鑫华在使劲的拉绳。坐在竹排上的李紫馨等四个小朋友没有达到户外锻炼的目的。

分析:由于竹排制作的比较宽,坐在竹排上的小朋友用浆使不上劲,只是用浆在地上轻轻的比划着,并没有发挥到锻炼手脚力度的目的。

调整

推进

(图片)

    

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我引导孩子发现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我问:你们发现什么问题了吗?子恒说:竹排太宽了,我们不好划,想用脚帮忙竹排行走,可是脚放不下去。                                                                                                  我问:“你们发现了问题,我们怎么改进?”尚婕说:“老师,如果可以把竹排弄的小一点,我们就更好划了。”邱鑫华说:“老师,划竹排我想当指挥,坐在前面叫小朋友使劲,电视上就是这样的”。胡龙阳说:“是,我去武夷山看划竹排表演,那里的叔叔用鼓指挥划竹排,鼓锤一下,下面的划船人就划一下,可快了”。子恒说:“中班时候做操的小红旗也可以指挥,1-2-1,哈哈,老师,你看我指挥的像吗?”说着,不停的用手有节奏的上下比划着。我说:“你们的办法真棒,那我们一起试一试。”

材料调整:

1.  竹排的宽度进行改良。

2.  增设鼓、红旗。

3.  牛奶盒若干

玩法调整:

增加情境游戏“运牛奶”

游戏推进 二 :

观察

分析

观察:今天的 “划竹排”送牛奶的游戏,孩子们玩得特别开心和有成就感。因为他们和保安叔叔一起把原先竹排的宽度变窄,适合了自己的身段。这样划竹排小朋友的脚可以自由的放在地上,划动时孩子们手脚并用,齐心协力下,竹排很顺利的划动了起来。竹排分成了两组,让幼儿自由游戏。一组用鼓声为指挥信号,一组用旗语为指挥信号。游戏时,孩子们还不约而同的齐声喊起了自创的口令:“一二加油,一二加油”。竹排比原先的速度增加了许多,孩子们玩得也很开心。游戏期间,孩子们对谁来当指挥人发生了争执,大家都想当指挥人。同时,对运牛奶谁多谁少也争论不休。紫馨跑来说:“郭老师,我们队比陈龙队厉害,我们送的牛奶多。”陈龙队的孩子们也不服气,说上次的运牛奶活动中,他们运的多。我问:“用什么方法可以记录哪队的运牛奶多呢?”梓琳说:“老师,要不我们设计一个表,把各自队的运牛奶数量用笔记录在表格里,比比哪队多。”诗怡说:“郭老师,我们把竹排取名字吗?我觉得我们的竹排就像我们阅读区的飞鱼一样,划得可快了,我们叫飞鱼号吧。”陈龙说:“老师老师,我们队叫蛟龙号,哈哈,电视上播的潜水器就叫蛟龙号。”说完,还很神气的比划了下手儿。

分析:幼儿有了鼓声和红旗的指挥,加上自创的口令,在游戏中提高了配合和默契,在速度上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如何提高游戏的趣味性,让孩子在游戏中深度学习,我进行了一番思考。

调整

推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生活经验的再现和创造。同伴交往是孩子很重要的社会行为,大班孩子要学会协商解决和同伴发生冲突时的矛盾。为了给孩们子一个有质量的游戏,我通过让孩子协商分配角色、创设情境等对游戏进行调整推进:

材料的调整:

1.  增加竞赛表。

2.  给竹排取名为“蛟龙号”、“飞鱼号”

玩法的调整:

游戏前,孩子自主结伴分成两组。游戏中,要求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接受时,要有理由。在划竹排时设计竞赛表,运一次牛奶则在竞赛表上画“钩”,牛奶运完后,数数哪组运的牛奶多为胜。让幼儿在情境中锻炼双手双脚的协调性和力量的练习,达到锻炼的目的。

游戏推进 三 :

观察

分析

观察:幼儿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划竹排游戏,手脚协调和力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天的 “运牛奶”游戏,孩子们玩的很开心。飞鱼队和蛟龙队的孩子在情境游戏:给小动物送牛奶的游戏中,卖力的使用双手双脚不停的向目的地——小动物的家运送牛奶。当把牛奶送到小动物家时,孩子们高兴的举起小手和竹竿欢呼起来。孩子们对游戏的玩法越来越熟练了。诗怡跑来说:“郭老师,刚才蛟龙队的小朋友没有划到终点,就停下来送牛奶了。”蛟龙队的孩子们也不服气,说上次的运牛奶活动中,他们一次拿了两盒牛奶送给小动物。我问:“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小朋友更好的遵守游戏规则,做到竞赛的公平公正呢?”梓琳说:“老师,要不我们轮流做裁判,裁判让最遵守规则的小朋友来当。”

分析:幼儿的游戏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大班孩子有了一定的竞争意识,在游戏中能够发现问题,并会思考解决问题。通过和孩子们的谈话讨论,我决定根据孩子们的想法和他们一起制作《竹排玩法图》,并让孩子自己来当裁判,让他们在自己设计的游戏中快乐学习、富有个性的发展。

调整

推进

(图片)

 

材料、人员的调整:

1.  增加划竹排玩法图。

2.  小朋友当裁判。  

后续推进

投放了《竹排竞赛表》,增加了小裁判,不仅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也提高了孩子们游戏的积极性与持久性。孩子在自导自娱的游戏中,不仅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策划能力,同时也轻松获得许多五大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我将继续鼓励幼儿探索多样玩法,推进游戏深度,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让孩子在游戏中深度学习。

 

(谢  责编)

 【收藏】 【打印】 【关闭
“中国·上杭”网站群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