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上升 注重实效
《荷塘美景》听课心得
上杭县城东小学:唐华文
5月29日,城区大联盟小学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在附小进行,附小谢培真老师为我们展示《荷塘美景》一课。在课堂中,谢老师在整节课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精神,让学生的练习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注重学生的获取过程。让学生明明白白学到了什么,掌握了哪些技巧。
一、结合上节课的内容,在上课初让学生简单回忆曲线的画法,然后教师出示一张闭合的曲线,让学生尝试画一画,看看能不能画出来,来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从而提出第一个任务:用曲线工具绘制闭合曲线。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内容的回顾,懂得曲线的画法拓展出曲线工具出可以画出闭合曲线。这就是与上节课任务的螺旋上升的过程。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学生对前节课的内容进一步巩固,也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搭好一座桥。了解了闭合曲线的画法后,教师又抛出一个任务,如何画出荷花,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层次,将闭合的曲线进行调整,调整的过程就是物体外形定格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能让学生在欣赏的闭合曲线图样来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画出不同样式的荷花花瓣组合成一朵荷花。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在一条直线上缓缓上升,而不会让学生感到唐突。最后从一个由点到面的组合方式,来完成这节课的学习。抓住了学生学习的发展特点,把握课堂节奏,使学生的操作能力能有效的提升。
二、教师在整节课里非常注重学生操作能力,学生能掌握闭合曲线的画法及对闭合曲线进行适当的调整,最后到图形的组合,每一步都没有过多的粉饰,一切以学生掌握为基本。教师在讲授新知前,让学生欣赏范图,这些范图都与闭合曲线有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课堂的实效奠定基础,再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尝试操作等都体现了教师对课堂实施的有效影响。教师还注重操作演示,让学生一目了然,如画水滴时,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观察,在演示中找到画水滴的方法,教师重点讲述水滴形成的过程:拖动鼠标进行调整,形状大小和位置的距离有很大的关系。这样学生一下就明白了水滴是如何画出来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存在商讨之处:
一、课堂也是学生互相交流的场所,但学生在课堂中互相的交流不足,许多学生都是在独自完成每一个任务而战,缺乏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
二、在总结部分中作品的评价没有利用学生的之间互相的学习状态,要让学生在别人的评价中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教师也要在学生对作品评价中发现能评价到位的学生是如何评价的,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责编:唐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