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网络培训心得体会
上杭县第二实验小学 罗英
2018年3月16日,我参加了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网络培训活动,此次培训由孙民、徐园、余国凤、蒋雪飞、何菊仙五位老师给我们讲解,讲解的内容主要是二年级下册的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通过培训学习了二年级下册教材的编写思路、内容体系、教育主题,现谈谈我对本册教材的理解。
一、教材编写体系与思路
二年级下册整体的编写重点是引导学生追求追求“创造性生活”,在这样一个主题下,分成了“让我试试看”“我们好好玩”“绿色小卫士”“我会努力的”四个话题,每个话题又分成四个小话题。本册主题“追求创造性生活”是在传承一年级上下册“适应新生活”“养成好习惯”后,在二年级上册奠基公共意识之后的有一个主题教育。
“创造性生活”的核心教育主题重在引导学生有不断改进与创新生活的热情与追求,养成一种积极主动的生活意识。创新意识无处不在,无事不有,融合于日常生活之中的。循着学生生活的细节,本册教材聚焦四个主题;日常生活、游戏、环保、学习,引导学生从生活的细节入手,在具体的生活中进行创新尝试,培育全方位的创新意识,以实现在生活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
本册的学习主题,是针对二年级下学期习得性无力感的初次出现而设计的,目的在于引导孩子创造性地克服自己当前学学习生活中的困难,通过坚定自信,寻找方法持之以恒,不气馁,不放奔,实现一种内在精神的,而不只是技艺的、方法性的、策略性的锤炼与更新。
二、各单元教材解析
1、第一单元“让我试试看”设置了四个话题,旨在引导学生敢于挑战新鲜事务、学会调节情绪以及体察身边人的需要,从而与他人一起愉快积极地生活,通过做事(种种植)学习做人。单元设计意在在日常生活的尝试与行动中,增进学生生活的自主性与创新意识。
这一单元重在培养学生愉怏、积极地生活。做到:.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动,不怕苦,不怕难,不胆怯;.愉快开朗,积极向上;能能在成人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开朗、积极极,喜欢和同学、老师及他人交往;有应付挑战的勇气,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決。学习用观察、比较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
2.第二单元我们好好玩,也有四课,分别聚焦学生游戏的四个主题;健康、文化、创新和安全。教材在一年级上册有两课涉及游戏的内容,一是课间十分钟,从学校生活适应的角度引导学生课间生活,二是玩得真开心,从放学后处理好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关系,健康游戏和游戏中的分享的角度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游戏。二年级下册的这一游戏单元,则更侧重同龄人间的游戏,将游戏作为学生健康成长、文化性及创新性养成的重要载体。从全册的教育主题看,关注游戏创新的第7课是重点。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对小小学生尤其如此。游戏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其中有人际相处,有规则意识,有健康观念,有创新与安全,道德与法治都蕴含其中。小学生对游戏情有独钟,但却不一定能够在游戏中自党成长,甚至有可能因为游戏的安全问题或者沉送于不健康的游戏而对自身的成长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因而,引导孩子“好好玩"是一个重要的成长话题。同时,教教育的自觉在于把儿童成长的重要方式“游戏化”,将它真正转化为其文明生活及文化性与创新性培育的载体。超越游戏的安全底线要求,通过“玩好”'而'“发展好”。
3.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本单元以“绿色小卫士"为是题,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理解时代的主是题一一绿色与环保,并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改善生活质量与环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节约能源,文明生活,成长为“绿色小卫士"追求和践行文明绿色生活是现代人的基本人文素养,环境危机是工业化带给地球的巨大消极后果,也是我们不得不应对的时代问题。
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现代教育,特别别是德育不可忽视的任务。本单元是《道德与法治》教材小学低年段对此问题的集中关注,依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从其日常生活中感受和体验到的问题入手,选择水、空空气、纸三个主题,并采用对话的方式,力图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人类中心的观念,将世界与人看作共生的存在。这一思路承接一年级下册“我和大自然”单元。中年段四年级上册的“让生活多些绿色"以及高年段“我们生活的家园"中,这一思路也保持延续。本单元四课是分与总的关系,前三课是三个并列的环保主题,最后一课是行动,可以看作是总。此主题内容,教师可结合自己学校的“绿色环保月"绿色环保周”类的活动进行整合式安排。在课的设计中,要注意强调将绿色文明生活方式,与创创新观念及环保法律、法规相结合进行。
4.第四单元本单元“我会努力的”,是针对部分小学生中最初出现学业分化、习得性无力感和轻度厌学情绪的苗头而设计的,集中对自信心、学习方法、意志品质等主题进行探讨,以帮助学生克服两年来积累的习得性无力感,保有努力的信心,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坚持努力克服学业困难,迎接新阶段的学习生活。能欣賞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励自己不断进步。有应付挑战的勇气。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有创造的愿望和乐趣。有好奇心,喜欢提问。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对学生学学习的引导,是与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相一致的。一上集中在第第二单元的”校园生活真快乐”中,主要在于引导学生适应学校学习生活,如“上课了”一课;一下集中在在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在“我不拖拉“"不做小马虎”中有涉及,侧侧重学习习惯的养成;二年级集中在此单元中,针对学习中出现的新问题;三年级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广义的学习观。在这个思路上,一方面要结合不同册次的教育主题,把握相关主题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纵向上结合课文的教材设计,理解同一主题在小学阶段的逻辑上升趋势并结合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教学,本单元四课,从逻辑上看前三课可以看作是递进关系,从自信、方法到毅力,第四课,是一个学期总结课,整体上以鼓励学生成长自信,看到不足,并能够制定切实的发展计划,通过计划,一方面为未来聚焦任务,另一方面也是对未来的鼓舞。
此次培训,受益匪浅,在五位老师精彩的讲述中,我对二年级下册教材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对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材体系、逻辑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将成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正确掌握新教材的重难点、驾驭政治课堂的宝贵经验。(钟晓菊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