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杭——教师进修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进校处室 > 小学教研室 > 小学品德
【磨课心得】“磨”不灭的印迹 道不完的收获——《小水滴的诉说》执教体会
发表日期:2018-05-10  [字体显示:  ]  [收藏]  [打印]  [关闭]

“磨”不灭的印迹   道不完的收获

——《小水滴的诉说》执教体会

上杭县第二实验小学  蓝晓霞

2018419日,我有幸参加了2017-2018第二学期上杭县城区片小学道德与法治(品社)学科校际教研活动的公开课教学。回顾选课、备课、制作课件到最后一次又一次的试上历程,我犹如一个学走路的孩子,不断接受着洗礼,经受着历练。其中的点点滴滴已经定格成一个个甜酸苦辣的故事,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一堂“好课”真的是来之不易!

一、在艰辛磨砺中求突破

选定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小水滴的诉说》作为参加城区大联盟公开课后,接下来是备课、制作课件、试上。面对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这全新的课程和新教材几幅简单的图画、几句简单的句子,我一片茫然,不知如何下手。无奈之下只好翻箱倒柜,找出自己有限的一些品德资源、结合多方资料、请教教研室专家和本校有经验的老师指导,进行一次次教学设计,为了设计好每一个活动主题、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次活动安排、每一句问题质疑,我写了改,改了写,苦思冥想中寻找灵感,从初稿到定稿先后反反复复修改几十遍,教学设计打印了几十份,最后才初见成效。随着教学设计的修改定稿,课件制作也从每一块字幕文字的定稿、每一张边框图片的选择、每一张背景画面的编辑到每一个小视频、小录音及相关音乐等的查找、剪录、制作、试播等调试了一次又一次,修改了一遍又一遍,甚至有时从这台电脑换到那台电脑,一次次出错,一次次寻找原因,到最后的成功播放,弄得我头晕眼花,茫然不知所措。一切准备就绪,单熟悉教案、幻灯片播放的过程,也常常弄得我彻夜难眠,明明闭上眼整篇教案都能了然于心,但一到试上又莫名地会思维短路忘这忘那,悬着的一颗紧张的心直到公开课上完才算如释重负。这里面的苦与乐只有自己知道。虽然过程漫长而艰辛,但艰辛的过程还是收获满满。

二、在课程研究中下功夫

在确定教学内容后,我首先从这一单元的教材结构、课程标准、教材分析、重点难点以及单元教法建议着手,通过对《小水滴的诉说》的三个话题我很珍贵我遭遇了不幸快来帮帮我相关内容的了解、熟悉、探究的基础上确定教学课时内容。其次,是在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确定重点难点,再结合教参上的建议及所提供的相关资源和相关教案书上的教学步骤,构思自己的教学思路。初稿形成后,我又翻阅了一些名师名家的优秀教案,请教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的钟晓菊老师和本校思品课题组薛明霞、罗英等老师,综合大家的建议对初稿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形成第一次试上教案。然后,结合第一次试上教案制作教学课件、布置学生进行课前调查、预习。当一切准备就绪,我就开始反复练习说课。学校阶梯教室、办公室,家里衣帽间、书房、阳台、甚至是卧室等都是我的练武场。每天一有空我就一遍一遍地练习说课,并一遍一遍地进行修改再练习,直到越来越熟练、越来越从容。43日上午第一节,我满怀信心地去班级准备第一次试上,结果,课件放到电脑上怎么也打不开,只好先查找原因、修改课件并用适合不同电脑的版本备份了好几个课件,以便在不同电脑环境下都能播放。43日下午第一节顺利地进行了第一次试教。试课结束后,学校课题组全体成员坐到一起交流课后的感悟,提出对教学设计的修改、调整意见,认为故事讲述《爷爷家的洗脸水》的顺序应放到说帮助活动中,故事可以请学生上台讲述;课件在展示全县人民积极行动开展小手拉大手、共护母亲河后可以增加汀江绿道、汀江水幕电影和音乐喷泉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美化环境靠大家的道理。我再综合大家的意见对教案进行调整、补充,再从多方面寻找漂亮的绿道、喷泉等照片对课件进行调整美化,确保下一节课比前一节课有新的突破。本次研讨课,我们前后试教了3次,我们用心关注每个细节,细到教师的每一句过渡语言、每一句评价语言以及课堂中随时出现的意外等,都一一作了预设,试教,改动,重整,再试教。总之,从试教到磨课,再到这节课的呈现,这一路走来,一路困惑,一路艰辛,一路迷茫,一路欢歌。

三、在生本教育上做文章

教学中我通过巧妙运用视频、图片、音乐、语言描绘等多媒体直观手段把生活带入课堂,使学生透过栩栩如生的画面身临其境地在认识生活、感悟生活中认识小水滴、知道小水滴所遭遇的不幸,以及要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去保护小水滴,从而激起了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教学“活动一我很珍贵”部分。开始上课,媒体播放小水滴的声音,让学生竖起小耳朵认真听声音,猜水滴,一方面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在交流小水滴的作用时,我先出示视频《水的用途大》,让学生在直观的视频播放中有所启发,学生再联系生活调查交流水的作用就有话可说。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欣赏诗文朗读录音,播放美丽的大自然风光图片,感受水的珍贵。在学生对水的作用有了深刻的了解后媒体出示小视频《没有水,棉花糖这一天过的很不好》,让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家里断水会给我们带来哪些烦恼?假如我们生活的地方没有了水,将会是怎样的景象呢?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感受到没有水,将没有植物、没有动物、更没有我们人类。如果不节约用水,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又如:教学“活动二我遭遇了不幸”环节。学生对水污染比较陌生,教师通过播放小视频《水污染》,以及人们乱倒垃圾、乱扔死动物、乱排废水等图片,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水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通过播放视频《水很珍贵》让学生理解水资源已严重不足,领会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在教学“活动三:快来帮帮我吧这一环节。通过媒体播放本校高年级学生给全校师生发出的节约用水的倡议,通过开展分享自己的爱水小故事,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等,引导学生爱水、护水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四、在同伴互助中出实招

准备一节公开课,光靠我的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借助团队的力量。在我反反复复地修改教学设计、修改多媒体课件、一次又一次试上过程中,总能听到县教师进修学校钟晓菊老师,本校思品课题组薛明霞、罗英等老师真诚地、不厌其烦地给我帮助,从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思路是否清晰……甚至细到每一个过渡语、每一个评价语该如何表述才更加贴切,每一个问题该如何提出来才更加有效,怎样板书才能简明又不失特色等……在老师们的精心指导下,这节课的教学也逐渐臻于完美。课件制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每一幅图片的查找、选择,每一段视频、音频的剪辑都要很细致,精确,有时不同电脑的版本高低还影响课件的制作与播放。整个课件涉及五个小视频和四个学生录音,以及几十张资料图片,整个制作过程任务繁杂、技术含量高,这可难倒了我。在这里要特别感谢罗英老师和李鸣峰老师对我的帮助与支持。是他们帮我剪切视频,解决疑难。有他们的帮助,这节课的课件在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感谢我的团队,有了你们,就拥有了值得回味的感激与喜悦!有了你们,就有了生机勃勃的盎然绿意!谢谢你们!引用叶澜教授的一句话: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一句话,一辈子;一堂课,一辈子”。这一次公开教学的经历足够我享用一生……(钟晓菊责编)

 【收藏】 【打印】 【关闭
“中国·上杭”网站群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