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实验小学 唐永丰
长期以来,不少人对健康存在着一定的误解,认为躯体的没有疾病,没有缺陷,不虚弱就是健康。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由此可见,健康的体魄、正常的智力只是健康的一部分,而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健康的身体是需要健全的心灵给予充分的支援,正如马克思所说:“健康的心理,美好的心态,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而中学阶段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黄金期”,也是“危险期”,加之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已是普遍现象,它会直接影响到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近年来,学生中出现了大量由心理问题引发的案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调查也发现,有25%的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心理学家也曾预言:21世纪心理疾病将成为人类的一大祸患。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个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介绍如下:
一、课堂中解决普遍问题
如:青少年自我意识中自尊心受到伤害的问题,可以通过下面几个环节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来解决小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1.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无记名的方式,以保护学生的隐私。问卷为:①你希望他人表扬你还是批评你?②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③你和同学有过矛盾吗?你的感受是什么……。通过问卷,真实的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2.知识展现
对存在心理问题方面的文献、资料、理论及富有哲理的故事介绍给学生。如:在自尊受到伤害的问题上,首先要知道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其次,尊重他人,自己也会体验到更多的快乐;再次,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等。还可运用晏子使楚、陶行知校长给犯错误的学生四块糖的故事教育学生,这样让学生从知识中获得一个正确认知,进而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3.出谋划策
对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在课堂中讨论。如:我们应怎样做才能相互尊重,感受到快乐的自尊?让学生彼此交流自己的想法,做法,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使其身心健康发展,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4讲座、公开课
家长参与专家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或举行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互动教育的立交桥,家长、老师、学生、他人相互尊重,共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5各抒己见
通过学习,让学生反馈其通过心理教育后自己的感受,最大的收获。如,学生的感受有:尊重别人就是在尊重自己;仁者无敌;尊重他人是我的快乐……。大家共享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身心的愉悦,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果。
二、课外解决个案问题
1.建立悄悄话信箱
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或自己的隐私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寻求帮助,以排除自己的心理障碍。这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方式。
曾经有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对异性产生了好感,自己也能明确自己未成年人的地位,也深知作为一的学生的职责,可在心理上就是无法控制自己,她的一句话、一个言行、甚至一声咳嗽都会使他感到不安,自己还要胡乱的解释一番,以至于自己都不能正常的学习和休息……。
他不敢让别人知道,也不能让别人知道。他“走”进了悄悄话信箱。我当时也很震撼,他这700都天是怎么过来的?我一定要帮他走出心理的阴霾。首先告诉他这是青春期一种正常的现象;其次告诉他一些调整这种心态的方法,如倾诉、剧烈运动,转变自己的注意力,大哭一场……。现在,他已成为了一名充满阳光大学生。我也更加体验到了悄悄话信箱的重要作用。
2.建立心理咨询室
学生对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可以直接到心理咨询室和老师面对面的交流,这样可以及时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3.富多彩的活动
通过活动排除个别学生的心理障碍,也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如:
有一个学生的父母离异了,他总是愁眉苦脸的,母亲走了,没有音信,父亲整天酗酒,有时还会对他大打出手,自己的父母都这样,世间没有了爱,恨字深深的刻在了他的心中……得知这种情况,全班掀起了“爱,从一点一滴做起”的活动,从微不足道的小事上关爱他人,将“我能帮你吗”作为口头禅……两个月后,在他的脸上展现出了灿烂的笑容……
总之,这些具体的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还有更多的问题等待我们学习和探讨。为人师长,我们要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多一分关爱,多一分体贴,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和心理护士,用正确的方法和诚恳的态度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排除心理 障碍,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其以健康昂扬的姿态投入到社会前进的洪流之中!
(责任编辑:游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