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二(四年级)《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球》课例点评
上杭县城西小学 游赣荣?????????????????????????????????????????? ?
2018年6月15日,上杭县第三届城区小学体育学科教研联盟成果展示暨学科专题培训活动在第二实验小学举行。我有幸听取了城东小学李光玮老师给我们展示的《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球》一课,李老师的课体现了素质教育“健康第一”教学思想,他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课堂上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李老师选择篮球技术教材课,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与技能,同时发展了协调配合能力,锻炼了身体,培养了意志力,达到我参与、我运动、我快乐、我成功,本次课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现结合实际点评如下:
首先,目标制定明确、具体、科学。李老师选择的教材是篮球,因为篮球运动具有趣味性、技术性强的特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球”技术动作。达到了预期技能目标设计。
在课的开始部分教学中,根据体育课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尽快的进入学习状态,本节课运用了各种跑动练习、游戏和滑步移动基本步伐练习,排除身体惰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氛围中充分达到了热身目的。? ???
在课的基本部分教学中,学生通过观看示范,师生演示讲解,使学生初步建立直观的“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表象。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创设问题情境,使同学明确传接球的动作方法与规律,并且通过示范给同学以美的感受,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练习热情。为了改进、巩固、提高传接球的动作方法,老师采取了徒手模仿练习、学生双人对练习、传接球练习等等多种练习形式,同时借助呼啦圈辅助练习,逐渐加大难度让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在与他人合作练习的过程中,发展了灵敏素质、体会空间知觉和体位知觉。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然后,利用现有的场地,通过技能教学为主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主、合作、探究、以及展示交流,激发了学生的练习热情,发挥了学生自身的特长,在自我组织、自我管理、互帮互助、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培养了学生传接球配合默契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其次,李老师在组织教法的选择上也很用心。整个教学过程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没有大范围的队伍调动和集中学习,而是针对一些出现的问题,李老师小范围的利用媒体介入的形式,点拨、纠正和指导,这样不但有效的解决问题,而且充分发挥了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大大增加了学生的练习密度。
最后还通过游戏练习,使原本枯燥泛味的“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练习,变成有趣味的运动组合,既巩固运动技能,又使学生身体素质得以增强。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以启发引导为主,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合作项目体现集体主义精神。
最后结束部分,为了缓解学生的疲劳状态,通过音乐放松,拍打放松等方法不但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得到放松,而且感受到成功后的喜悦。同时也达到了消除疲劳、愉悦身心的目的。
不足之处:
1.在基本部分学习传接球动作时,当教师发现错误动作时,教师应及时停止练习,进行集中讲评,开展互评互学活动,使学生在学练过程中迅速建立动作表象,通过正误对比,观察、分析、评价、内化,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2.队伍位置调动安排欠妥,学生站位和组间距离太小,容易相互干扰,甚至发生伤害事故;当学生动作较为熟练时,教师也应及时调动队伍,让相互传接练习的同学适当拉开距离,以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蹬、伸、拨的技术形成,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3.游戏教学虽然气氛热烈,但教师忽略了运球归队同学的传球动作技术的复习巩固作用,许多同学在规定的线上将球随意扔回,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教学效果,建议教师在游戏开始时就规定,运球回队时,在规定的标志线上(一脚在线前,一脚在线后)按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姿势站好,用喊:“一、二、三”口令等的形式将球传出,若学生严格按游戏规则完成动作,效果应该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