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杭——教师进修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进校处室 > 小学教研室 > 小学语文
【教后反思】阅读教学中的识字教学策略
发表日期:2018-06-14  [字体显示:  ]  [收藏]  [打印]  [关闭]
                                   

阅读教学中的识字教学策略

——《咕咚》一课识字教学反思

上杭县教师进校学校附属小学    范秀招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的重要教学内容,教材除了几个集中的识字单元和语文园地里的识字加油站,大部分生字都是在课文学习中随文出现的。阅读课文中的识字,除了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汉字,掌握识字方法以外,还承载着借助汉字的学习让学生感悟语言,理解文本内容,领悟文本内涵的任务。下面,以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咕咚》一课的识字教学为例,谈谈阅读教学中的识字教学策略。

一、遵循规律,掌握识字方法

    在现行汉字中,形声字占了很大的比重。我们要打破遇到一个教一个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把新学的生字和以前学过的或者自己课外认识的汉字建立联系,探究不同部件的内涵,逐步建立属于自己的“汉字库“。

    比如《咕咚》一课中“咕、咚、吓”几个生字的教学。先请学生根据教师的语言提示,如小鸡的叫声、小猫的叫声、小青蛙的叫声等模仿声音。然后,老师出现声音词语“叽叽叽”、“喵喵喵”、“呱呱呱”三组汉字,让学生看字形猜一猜哪一组汉字是谁发出的声音,并说说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相机点拨,揭示形声字的规律:这些汉字由两部分组成,其中一部分表示字的意思,这些都是口字旁,表示这些字和嘴巴发出的声音有关;另一部分表示字的读音,这些字的读音和右边的汉字读音相近。接着,老师出示“咕咚”,请学生根据形声字的规律猜猜这些生字的读音,和什么有关,并说说理由,实现形声字识字方法的迁移运用。在后面的课文学习中,再引导学生继续猜猜“吓”字的读音和意思,进一步巩固“看字形,猜读音,猜字义”的识字方法。这样的识字设计,立足全篇课文的生字特点,从猜汉字读音到引导学生归纳形声字的特点,打破以往局限单个汉字的字形识记和字义理解,注重了识字方法的引导,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二、联系文本,促进课文理解

    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可能完全不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学习书面语言的初级阶段,对汉字的理解大多依靠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因此,经常出现与文本语境表达的意思有偏差的情况,那么,如何让学生具体的语境中正确理解汉字意思呢?

“熟”是《咕咚》里要求认识的生字,课文时这样写的:木瓜熟了。一个木瓜从高高的书上掉进湖里,咕咚!熟”是个形声字,“四点底”表义,说明“熟”和火有关,上面的“孰”是声旁,表示汉字的读音。在一年级孩子们的认知里,“熟”大多指的是“饭煮熟了”“青菜煮熟了”等这一类的理解,如何让学生理解“植物的果实成熟了”呢?老师先请大家观察“熟”字,说说这个字是什么偏旁。四点底的字和什么有关?学生根据之前学习的知识,说出四点底的偏旁与火有关,然后老师相机列举一些和四点底的生字,如“蒸馒头”的蒸,煮饭的煮等,帮助巩固“四点底”的字和火有关。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四点底的字和火有关,文中说“木瓜熟了”,是不是把木瓜放在火上烤,烤到可以吃呢?请大家仔细读读课文中的句子,想想这里的“熟”到底是什么意思?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木瓜在树上一直长,慢慢地成熟了,到了可以吃的程度。这就是“木瓜熟了”中“熟”的意思。接着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植物的果实也像木瓜一样长成熟了会自己掉下来。在语言文字运用中巩固生字的读音和理解。最后师小结:是的,植物的果实成熟了,会掉下来,这是一种自然现象。

    至此,通过练习上下文,学生理解了“熟”的两种意思:一是东西放在火上煮到可以吃,二是植物的果实长到可以吃。学生对“熟”这个生字的正确理解,也为后面理解课文的主旨奠定了基础:木瓜成熟会掉下来,掉到湖里发出“咕咚“的声音,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小兔子听到”咕咚“声,吓得拔腿就跑,其他小动物听了别人的话不加思考就跟着跑,实在可笑,将学习汉字和理解文本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

三、探究字理,感受汉字魅力

在识字教学中,依据汉字构字的原理,引导学生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形象地识记汉字,就能有效地解决识字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真正地感悟到祖国汉字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咕咚”一课中,“象”是一个象形字。教师出示“象”字的字形演变,“我们的汉字非常有意思,我们的祖先先把要表达的字用画画的方式画出来,甲骨文是象形字,是鼻子超长、形体超大的动物的竖写。你们看,上半部分是不是很像大象的长鼻子,下半部分是不是很像大象的身体和尾巴?在此基础上逐渐简化,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低年级孩子的认知以形象感知为主,这样结合汉字本身的字理规律教学,化解了识字难点,又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责编:曹勇珍)

 【收藏】 【打印】 【关闭
“中国·上杭”网站群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