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杭——教师进修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进校处室 > 小学教研室 > 小学语文
【试卷分析】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上杭县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测试卷分析
发表日期:2018-07-02  [字体显示:  ]  [收藏]  [打印]  [关闭]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上杭县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测试卷分析

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  曹勇珍

根据杭教研201878号《关于做好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小学六年级教学质量监测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615日,教育局组织对全县小学六年级学生进行了质量监测。为了分析存在的问题,便于总结经验,利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就语文学科的检测情况作分析如下:

一、检测成绩情况

(一)平均分

城区一组(6个班)75.41分;城区二组(23个班)79.88分;农村一组(29个班)70.01分;农村二组(44个班)73.13分。

(二)各题得分情况

题名

满分

平均分

得分率

最低分

最高分

满分率

零分率

1

1

0.67

0.67

0

1

0.6722

0.3278

2

1

0.88

0.88

0

1

0.8791

0.1209

3

1

0.64

0.64

0

1

0.6411

0.3589

4

1

0.66

0.66

0

1

0.6581

0.3419

5

1

0.87

0.87

0

1

0.8661

0.1339

6

1

0.32

0.32

0

1

0.3224

0.6776

7

1

0.65

0.65

0

1

0.6484

0.3516

8

1

0.93

0.93

0

1

0.9302

0.0698

9

1

0.78

0.78

0

1

0.7771

0.2229

10

1

0.92

0.92

0

1

0.9218

0.0782

11

2

1.30

0.65

0

2

0.4252

0.1404

12

2

0.90

0.45

0

2

0.1274

0.2099

13-14

2

1.30

0.65

0

2

0.343

0.0568

15

2

1.27

0.63

0

2

0.2837

0.0898

16

2

1.22

0.61

0

2

0.2534

0.1109

17-18

4

3.80

0.95

0

4

0.9113

0.0105

19

3

2.26

0.75

0

3

0.3441

0.0319

20

2

1.86

0.93

0

2

0.9275

0.0725

21

2

1.18

0.59

0

2

0.5907

0.4093

22

5

3.36

0.67

0

5

0.1344

0.0214

23

5

3.69

0.74

0

5

0.1098

0.0119

24

2

1.62

0.81

0

2

0.8112

0.1888

25

2

1.62

0.81

0

2

0.8117

0.1883

26

2

1.65

0.83

0

2

0.8274

0.1726

27

2

1.71

0.85

0

2

0.8529

0.1471

28

5

3.20

0.64

0

5

0.0468

0.0368

29

6

4.34

0.72

0

6

0.1233

0.0284

30

10

6.51

0.65

0

10

0.0868

0.0138

31

30

23.55

0.78

0

29

0

0.0073

二、各题答题情况

我们收集了部分阅卷老师在阅卷中发现的主要问题,现作概述如下:

【积累与运用】(20)

  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和运用水平:考查学生对字的音、形、义的掌握、运用及书写技能;考查理解常用词语、成语的基本意义及在语言环境中的运用;考查课文优美句段及《经典读本》的古诗文的识记、理解及运用水平。

(一)选择题。

1.下面词语中,读音正确的一个是(  

A.塑料(suò liàoB.欺负(qī fuC.杰出(jué chūD.企盼(qí pàn

(正确答案B,选中率67%)

2.下面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蓄生  介意  应接不瑕            B.蒸融  残暴  触类庞通

C.喘息  琴键  焦燥不安            D.彩绘  冻僵  见微知著

(正确答案D,选中率88%)

3.下列四组词语中搭配不恰当的一组是(  

A.修改文章 响应号召 家庭幸福    B.探索奥秘 充满信心 提高水平

C.坚定信心 发布意见 抗击困难    D.改善生活 改进方法 聆听教诲

(正确答案C,选中率64%)

4.下列四组词语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A.凝视  俯视   注视   眺望     B.狡猾  武断  顽固  善良

C.北京  伦敦   巴黎   美国     D.林冲  赵云  武松  鲁智深

(正确答案A,选中率66%)

5.下列歇后语中错误的一项是(  

A.猫哭耗子——假慈悲            B.茶壶里煮饺子——有苦说不出

C.飞机上放鞭炮——空想(响)    D.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正确答案B,选中率87%)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走进菜园,找了好一会儿,连一条小虫也没有找到。

B.我不禁忍不住为赵勇同学的精彩表演喝彩。

C.我们不仅要在书本中学语文,而且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D.每一个有志气的少年将来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正确答案C,选中率32%)

7.要表达“小王请小李明天晚上到他家去商量重要的事。”这个意思,下面各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A.“小李”,小王说:“明天晚上请到我家来,有要事商议。”

B.小王说:“小李,明天晚上请到我家来,有要事商议。”

C.“明天晚上请到我家来,有要事商议。”小王对小李说。

D.小王对小李说,明天晚上请到他家去,有要事商议。

(正确答案A,选中率65%)

8.下面句中括号里填上最恰当的一句诗是(  

春天的大地到处生机勃勃,花园里开满了鲜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五彩缤纷、争奇斗妍,真是

A.霜叶红于二月花                B.百般红紫斗芳菲

C.映日荷花别样红                D.草长莺飞二月天

(正确答案B,选中率93%)

9.下列诗句没有运用夸张这一修辞手法的是(  

A.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正确答案D,选中率78%)

10.“真正的朋友不是玻璃做的。”这句插入下面段中最合适的位置是(  

有时候,明明对朋友很不满,却不敢表达出来。害怕一旦表达不满,就会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冲突,就会伤害感情。一旦伤害了感情,就会失去这个朋友。如果朋友真的像玻璃一样不许你碰,这样的朋友破了就破了吧。

A.之间   B.之间   C.之间   D.之间

(正确答案D,选中率92%)

【主要存在问题】

1.字词的音、形、义的理解、掌握不够落实,词性的辨析及其搭配使用的能力较低。

2.理解句子(包括歇后语、古诗句)表达意思的能力较低,语感较差,理不清句群关系及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语文知识(标点的正确使用、修辞手法)掌握不够牢。

(二)填空题。

11.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      如探汤,此不为           ?”

12.课文《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小说《       》,文中写道:“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手捏        ,向一匹猹        。”

13.一条大鱼正美美的享用自己的战利品——一只小虾,这时一只鳄鱼游了过来,一口咬住了大鱼,这只可怜的大鱼并没有想到有鳄鱼要吃它,真是螳螂捕蝉,岂知         啊。

14.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常常引经据典,通过大量的古文经典、名人名言来说明一个道理。如在201666日,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宋代诗人辛弃疾有一句名句,叫作‘青山遮不住,         ’。意思是天下的大江大河千回百转,历经多少曲折,最终都会奔流到海。只要我们坚定方向、锲而不舍,就一定能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得到更大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

15.古诗中,“月”经常被诗人用作寄托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感情的载体,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苏轼的“但愿人长久,      。”

16.《三国演义》中蜀国军师        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而《水浒传》中绰号“智多星”的        ,也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          ”这一情节出自《西游记》,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则是《        》中的情节。

【主要存在问题】

1.部分学生空着不会填写。要求背诵的课文优美句段没有落实,不过关。

2.错别字多。如“项带银圈”的“带”写成“戴”;“一柄钢叉”的“柄”木字旁容易写成提手旁;“尽力地刺去”的“地”写成“的”;“黄雀在后”的“雀”写成“鹊”,或者多一笔“撇”;“毕竟东流去”的“毕”写成“必”,“竟”写成“竞”或者“尽”;“诸葛亮”的“诸葛”二字写错的人数很多;“千里共婵娟”的“婵”字写成“蝉”或“禅”等等。对课文优美句段、日积月累、经典诵读的内容,只停留在“读”的层面上,并没有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3.大部分同学都无法写出智多星吴用;部分学生无法写出《西游记》完整故事名,只写了其中的人名;个别学生填不出古诗的下半句。不注重课外阅读,不注重积累。

4.书写潦草,不工整、不规范。不重视写字指导,书写训练不落实。

【阅读】(40分)

这部分主要检测学生基本阅读能力表现—“检索”、“理解”、“运用”、“评鉴”、“质疑·创新”能力。阅读题选文三篇,均来自课外,一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篇说明文,一篇记叙文,共设置了13道题,内容涉及查找信息;明析说明方法和顺序;概括内容和特点;体会用词的精确;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表达作用;写广告语等等,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阅读下面的表格,完成17—19题。

17.这张表格是对                (什么)的调查统计。

18.通过调查发现,喜欢读            (哪一类)书籍的人数最多,喜欢读               (哪一类)书籍的人数最少。

19.假如你也是被调查的人,你是属于        (哪一个百分比)中的一个。请为你喜欢的这类书用一句话做个广告                           

【主要存在问题】

1.概括能力差。如17题,不少学生的答案是对“书”的调查统计。

2.理解题意的能力比较差。如19题“请你为你喜欢的这类书用一句话作广告”,很多同学答的是“降价啦,快来购买”之类的商家推销书籍广告,还有的所写内容与所推销的书籍无关。

3.表达能力较差。一些学生写的广告语语言不精炼,欠生动。

4.个别学生空白,根本不会作答。

(二)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20—23题。

20.短文要说明的中心内容是  

A.涂改液在学生中使用率高          B.涂改液的特点

C.涂改液的化学成分                D.涂改液的危害

(正确答案D,选中率93%)

2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D.事情发展顺序

(正确答案C,选中率59%)

22.填空题。

1)第③段中要说明的内容是                ,为了说明这一内容,作者采用了                   等说明方法。

2)涂改液中主要含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等物质,它们具有

                           的特点。

23.简答题。

1)请概括说明涂改液是怎样危害人体的。

2)第段中“停止实验15天,慢性中毒现象逐渐消失,一切恢复正常。”句中“逐渐”一词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主要存在问题】

1.检索信息不仔细,回答问题不够全面。涂改液的三个特点“易溶解、易干燥、易挥发”,大部分学生只能答到一点或两点。

2.概括、理解能力差。在回答“涂改液是怎样危害人体的”时,有的学生只答“一旦被吸入,会引起慢性中毒”,有的只答到“使人头疼、恶心、吸入量过大,会危及生命”,甚至有部分学生只笼统的写“会危害生命”。

3.说明方法、说明顺序掌握不到位。如:无法判断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把“作比较、列数字或举例子”写成“打比方”;把说明顺序错选成“空间顺序”。

4.说明文语言特点不明确。如:无法说明不能删去“逐渐”一词的理由,对说明文用词的严谨性、准确性、科学性不理解。

5.个别学生空白,根本不会作答。

(三)阅读下面文学类作品,完成24—29题。

24.填在文章结尾横线处的一句应是(  

A.天哪,这怎么可能呢?…… 

B.看来,树根是个诚实的人哪!……

C.天哪,难道我错了?……

D.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

(正确答案D,选中率81%)

25.下面说法与文本所抒发的情感相符的一项是(  

A.树根为树枝、花朵供应了充足的水分,固然可敬,但也实在太可惜了他的一生。

B.这些枯黄笨拙的树根,在这黑暗和腐朽的环境中,支持着地面上的生命之美,那正是他们的骄傲。

C.细流在故事中充当一个反面角色,人们在对树根表示敬意的同时,对细流充满了厌恶之情。

D.树根有那样的顽强精神,应该到地面上来,更充分地显示它存在的价值。

(正确答案B,选中率81%)

26.本文作者要赞颂的玫瑰树根精神是(  

A.正直无私、严于律己            B.深明大义、高风亮节

C.默默无闻、甘于奉献            D.爱憎分明、谦虚谨慎

(正确答案C,选中率83%)

27.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咏物散文。

B.段中作者运用了比喻这一修辞手法。

C.文中细流与树根的对话写得生动形象,充满情趣。

D.把第段中“据说”一词删去后,与原句的表达效果一样。

(正确答案D,选中率85%)

28.填空题。

1)“我从你那里吸取的汁液,就是输送给她的,让她新鲜娇艳。”句中“我”是指         ,“你”是指          ,“她”是指          

2)第段中“当他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是指                   

29.简答题。

1)细流对待玫瑰树根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你是如何理解第段中“我也是工人”的含义?

【主要存在问题】

1.学生理解能力差。如:“她”指什么?不少学生不能联系上下文,结合课文理解“她”指的是树根延伸到外面见到阳光的部分,答成“她”是指玫瑰花。

2.体会句子意思只停留在表层,没有作深刻理解感悟。如“当他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这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实质是指“细流汇集成渠”,但不少学生体会不到,写不出来。怎么理解“我也是工人”的含义,很多学生只是作字面上的理解,将原句摘录,没有深入理解句子的内涵。

3.个别学生空白,根本不会作答。

习作与表达(40)

这部分着重检测学生恰当运用语言文字,文从字顺地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同时检测学生书写和使用标点符号的情况。本版块设置了两道题,一是写“建议书”,二是根据提示要求写一篇习作。

30.根据下面提供的内容写一份建议书。

人民小学六年级班准备在20186月开展“红土书香班级读书月”活动。为了把这次读书月活动开展得既有意义又有实效,请你以该班“钟小慧”为名,向班主任李老师写一份建议书。

【主要存在问题】

1.建议书的格式不正确。没写“建议书”三个字;称呼“李老师”没有顶格写;日期没有写具体;把建议人的姓名和写建议的日期位置颠倒。

2.对题目要求理解错误。此次建议书是要求向老师提出如何开展“红土书香活动”的建议,可相当一部分学生理解向对老师提出要开展“红土书香活动”的建议,写的是开展此项活动的意义及重要性,严重偏离答题方向。

3.建议不够合理或说不到点上。如:建议不扔垃圾;建议创设有音响的环境让大家看书;建议朗诵时多些动作等。

4.所写建议只一条,太过简单。

5.书写潦草,涂涂改改现象较严重。

31.按下面的提示和要求写一篇习作。

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下面是一些同学毕业前说的心里话,看完之后你肯定会想起自己或他人与这些心里话有关的事。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把你或他人与这句心里话有关的事写一篇习作。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题目自拟,字数450左右;注意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①与其嫉妒别人,不如用实际行动去超越别人。

②老师,谢谢您一直对我的鼓励!

③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信任啊!

④坚持了就一定会成功,放弃了就等于失败。

⑤拥有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

【主要存在问题】

1.审题不认真。不少同学没有按照要求,没有围绕提供的5句话来写,而是另起炉灶,写与其他的话有关的事,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还有的学生同时选几句来写。

2.内容不具体。习作中三言两语极其简单地叙述事情的过程,内容空洞,词汇贫乏,没有在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或环境等细节描写上下功夫,事情经过不详细,人物特点不鲜明,故事情节不生动,缺乏写作技巧。

3.中心不够突出。好多学生不理解句中的关键词“信任”“嫉妒”,把“信任”与“诚信”混淆,中心不够突出。有的文章出现好几件事例,又平均使劲,而几件事体现人物不同性格特点,导致多中心、无中心的现象。

4.文不对题。写的例与“说的心里话”不相符,出现“文”“题”两张皮的现象,甚至还有个别学生直接抄写试卷阅读题的文字内容。

5.语句不通顺。句子表达不完整,意思不清楚。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

6.书写不够工整,字迹潦草,涂涂改改,卷面不整洁,错别字多,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还有的没有分段叙述,一段到底。

三、教学建议

小学语文学业质量检测的目的主要是测查“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所获得的、以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水平”,“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要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使语文考试成为学生展示的平台,成为促进教学改革的手段,因此,针对学生答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对今后的语文教学特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字词句教学,夯实语文基础

落实新课程理念,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中要扎扎实实加强对学生的字、词、句、段、篇等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思等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同时要加强检查落实,不走过场,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形成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1)生字的教学。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在教学中要想法子让学生读准字音、牢记字形、理解字义,让学生明了一些汉字的结构特点、构字规律等,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同时要加强写字指导,让学生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并有一定速度。

2)词语的教学。①理解词语。应结合课文的教学,教给学生查找字典词典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理解词语的方法。②积累词语。每个单元要求掌握的词语都在“词语盘点”的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中,这些词语首先要让学生多读、多写(抄写、听写)、多记(如,采蜜本、张贴在“学习园地”中),让学生积累词语,增加词汇量。③运用词语。在理解、积累的基础上,设计一些用词说话造句、辨析填空、修改用词不当的句子等的练习,进而学习运用。

3)句子的教学。①课文要求背诵的内容(优美句段、古诗词、经典读本必背部分)必须做到人人过关,不但要会背,而且要会写,做到眼到、口到、心到,避免写错别字。②对于文中的一些重点语句,要引导学生理解、体会。③在积累优美语句、名言警句等的同时,架设一座积累与运用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2.加强阅读能力训练,提高阅读水平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学中,不但要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更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能力。要顺应新时期的潮流,从以下“五个维度”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也是以后语文考试中阅读题的命题方向):

①检索——快速、准确地查找到所需要的明言信息的能力。如,在文中找到事件、概念、人物,指出某词在文本中所指的内容等。

②理解——对文本信息进行整理、意义建构、逻辑推论以及分析的能力。如,概括所说明事物的特点、故事的主要内容,举例所使用的说明方法,说明引发事件的原因等。

③运用——利用理解了的信息解决问题或拓展延伸服务表达的能力。如,整合文本内外信息证明观点或表达自己的见解,补充说明事物的特点,延伸情节等。

④评鉴——评价鉴赏,即对文内容和形式进行价值判断,是“个性化行为”能力。如,对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达方式、作者观点、文本内部一致性等的评判或见解。

⑤质疑·创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发表独到见解的能力。如,对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作者观点等的质疑或独到见解。

阅读教学中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理解内容,感知文意

理解课文内容是语文教学的基点,要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凭借课文这个媒介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根据课后问题展开教学,是有效教学的方法,也是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教的重要内容。但教学不能囿于课文,不能只是教教材,应该用教材来教,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2)语言训练,夯实基础

从语文学科的功能上来看,语文是基础工具,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是思维的工具。因此,语文教学的重点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语言文字的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是语文教学重要的内容之一。语文教学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听、说、读、写、背是主要的形式,这是和理解课文内容相伴而生、相互融合的,也是语文教学的内容。

3)凝聚情感,凸显主旨

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蕴含着的情感,准确地挖掘文本的主旨,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学语言的同时又受到情感的熏陶。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主旨的方法有:一是采取品词析句的方法,在重点句子的评析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体现文本的主旨;二是抓住重点段落,抓住了重点段落,就能体现课文所表达的情感、蕴含的感情,文本的主旨就能较好地显现;三是采取课终谈体会和收获的方法,文本的主旨在学生谈体会的过程中得以彰显。

4教给学法,培养能力。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一是读书的方法;二是分析词句的方法;三是概括主要内容、小标题的方法;四是学习古诗、古文的方法。这些学习方法,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经常渗透,使学生不断巩固这些学习方法,直至掌握,最后形成语文学习能力。

5归纳写法,迁移练习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归纳写作方法,使学生明确作者是怎么样写的,了解语言形式。第一,归纳写法;第二,品评词句;第三,迁移练写。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华丽转身。

3.加强习作指导,提高习作能力

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习作是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要是习作个性化的前提,当表达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时,孩子们才会真正去写,才会觉得习作是一种快乐。因此,习作应尽量与孩子们的生活接轨,与他们的思想碰撞。在习作指导时应重在引导学生开阔思路,从多个角度选择材料,鼓励学生用笔说话,个性化地表达感受和真切的体验。习作教学要多点自由、开放,少一些束缚、限制,使学生在内容、情感上贯彻一个“真”字,在语言、形式上贯彻一个“活”字。还要注重习作的修改与讲评,采用自改、他改、师评、生评、师生合评相结合等方式,以鼓励、表扬为主,维护学生习作的自信和积极性,共享习作的快乐,让学生在赏识中体验成功,在评改中不断进步。同时加强学生审题训练,提高审题能力,懂得要写什么,选择什么材料,如何组织材料,怎么谋篇布局等,教给一些必要的习作方法和技巧,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写感人。在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大量阅读丰富词汇,获得间接的语言材料及写作方法的同时,更应鼓励学生把触角伸向生活,多观察,多思考,善于积累直接的、活生生的生活素材,只有两者的和谐结合,学生才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语言优美生动的佳作来。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小练笔,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唤醒学生的真情实感。要多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走出文本,走出课堂,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学会观察、表达的方法。另外,应一如既往地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周记,循序渐进,扎实提高习作水平。

4.加强学困生辅导,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从检测的成绩看,学困生人数不少。班级中出现学困生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要正确认识,认真对待。“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只要我们对学困生有爱心,有耐心,在课堂上多关注他们的学习,在课余时间给予辅导,在班级做好“结对子”帮扶工作等,想方设法尽最大努力转化他们,减少学困生便有了可能,我们的教学质量也一定会有大面积的提高。

2018.6.25

 

 【收藏】 【打印】 【关闭
“中国·上杭”网站群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