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杭——教师进修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进校处室 > 小学教研室 > 小学英语
【培训心得】如何让问题设计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更有效
发表日期:2018-05-30  [字体显示:  ]  [收藏]  [打印]  [关闭]
如何让问题设计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更有效
--------上杭县第三届城区小学英语学科联盟成果展示之心得体会
上杭县城西小学 廖慧连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问题设计是整个课堂的灵魂。一个好的问题,能巧妙地把新知和旧知联系在一起;一个好的问题,能快速导入主题;一个好的问题不仅能在抛砖引玉的同时还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更积极地思考。问题设计,是众多老师课堂教学中屡试不爽的法宝,可以说,问题设计贯穿于整个英语对话教学的课堂中。问题设计正是体现授课老师思路是否清晰,思考是否到位,考虑是否周全的重要方面,是体现老师教学智慧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现状是,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然只停留在为了问题而去设置问题,少则生搬硬套,问题与问题之间缺乏层次性与逻辑性,多则偏离课文教学目标,误导学生,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那么,小学英语问题应该如何设计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它在教学设计中的作用呢?笔者将从导入,新知呈现,拓展等三个方面结合案例进行探讨。
课堂导入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入是否及时准确.问题导入由于能快速接近课文主题,推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反馈,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成为了当今小学英语课堂常用的导入方法之一。同时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一切新鲜的事物感兴趣。这给小学英语老师提供了一个机会更是挑战。没有哪个孩子的眼球,会对连意思都搞不懂的问题感兴趣。但是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操之过急,他们想通过一个自己设想的问题马上把主题转到将要学习的内容上来,完全没有综合考虑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结果直接扼杀了孩子想要继续学习的积极性。笔者曾就闽教版小学英语第二册Unit8 Children’s Day PartA的时候想通过猜谜语的来提问的方式引出Children’s Day 的主题。笔者开始备课时想通过以下提问,如It’s a festival. It’s in June 1st. Do you know what festival is it ?来让学生说出儿童节。但是该导入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对于三年级才接触英语的孩子们而言,这些单词和句子远远超出他们的理解范围。对此,笔者结合各方面的因素,重新设置如下问题:利用ppt 呈现2018年六月份的日历,日历上六月1号上标注着儿童节,这样学生在对问题题意有了大概的了解之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该问题进行了大胆的猜测,于是在猜测和验证中找到了答案。在教学人教版Animals in the Zoo,有位老师借助学生已经学过的关于身体部位和颜色的英语知识,通过设置问题情境:It is a animal. It has two big eyes. It’s white and black.并用 Is it a cat?来引导学生用句子is it a…?来猜测提问。学生在不断地进行大胆的猜测过程中,不仅复习了旧知,也加强了自己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和推断能力。 虽然问题导入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对于低段的孩子而言,由于知识储备有限,因而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因此,在低段使用问题导入时,除了综合考虑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知识能力水平外,还可以借助图片,多媒体等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来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尽量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这样才能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新知呈现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一堂课成功与否在此一举。教师根据课文中心内容并结合课文生词和重难点句子,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对学生进行整体渗透是目前较常用的新知呈现方式。这种通过问题呈现新知的方式可以避免词和句分离,句和文脱节,有利于学生提高学生对整体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是培养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好的问题情境,问题与问题之间不仅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而且层层递进,最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除此以外,好的问题不但能环环相扣,还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水到渠成地引出下个问题。笔者曾对一节运用问题成功教学的课堂记忆犹新。该教师执教的是闽教版小学英语第八册Unit6 Dream Job Part A 部分。在新课教学环节,该教师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Q1:What does Julia want to be? Q2 :What do Yang Ming want to be ?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引出singer, doctor, 并开始生词的学习。在回答出以上两个问题后,该教师又连续抛出Q3: Why does Julia want to be a singer? Q4: Why does Yang Ming want to be a doctor? 通过追问的方式来进一步拓宽学生思维,并顺理成章地进行重点句子:Singers can make people happy. Doctors can make people strong and healthy.的教学,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看似简单的四个问题却体现了授课老师巧妙和智慧。而在学生拼读句子出现错读时,如说重点句子What do you want to be ?最后一个单词be出现失误时,该教师通过反问的方式将 Are you saying “What do you want to be?”中的最后一个单词be 加以重读,借助反问给予学生暗示。不仅没有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帮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看似简单的四个问题却体现了授课老师课堂处理的巧妙和智慧。
课后拓展是对话教学中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拓展部分的问题除了达到运用课文重点句子的目的以外,更应该联系生活和实际来设置问题来学以致用,从而真正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如整合所学知识重新编对话,做英语导游,问路等等联系生活的问题。甚至可以再次出现在上个环节出现过的问题,以此来加深印象,从而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正如鲍波尔所说: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充满智慧的问题能极大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充满思考魅力的问题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反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使课堂教学迸发出思维多样的火花。然而在当前的教学中,很多课堂中提出的问题是不成熟的,甚至是缺乏逻辑性,生搬硬套,更甚者是转移学生注意力,无法突破重难点的。这一切需要一线的教师在备课在提出问题时,多思考,多对比,多追问多反问,这样才能提出真正有效的问题,才能真正发挥问题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作用。
(责编:范义英)

 【收藏】 【打印】 【关闭
“中国·上杭”网站群首页